|
6 C% `/ f* J0 e4 @9 j% r; @ |水务部门公布的合格率与疾控中心的检验结果数据打架; 用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可能有害,该问题在其它大城市也存在; 深圳水务部门十多年前就掌握更安全的新技术,却未在全市推广
% B$ ^, p5 A! q7 t& D* c, D2 C$ i4 v6 N
王恒嘉
4 B8 R- G# P l7 E: R晶报深度调查部记者 王恒嘉0 K/ n" [) x! s: w: z! i. M
7 q; ?. s+ M) q0 b/ ]8 a
2012年8月21日,深圳水务网公布了市水质检测中心对7月份出厂水的全分析检测,相关标准多达103项,检测结果认为,深圳各区出厂水全部达标。6 Q7 {, @1 K7 W( [7 @* g. W% n
6 T$ c' Z. B4 w
2012年7月1日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在全国实施后,深圳水务集团高调对外宣布,深圳“2007年已通过全部项目检测。”“下属水厂出厂水水质新国标合格率全部为100%。”“有的指标远远优于新国标指标限值。”* K2 j# p* }( Q0 I/ W( ~7 z4 Y
; ~' ]" R6 Y* I a$ j+ B6 j
对多家媒体,深圳水务集团有关人士称:老百姓感觉水质不好多是管网老化等造成的……, m. Z( e, z8 s6 d* l6 o
& @ M( u0 E1 J, {" Y0 B0 o与此对应的是,有多名业内人士向晶报记者爆料称:1.某国家部门近期曾来深调查,深圳几家水厂有项目超标,被“约谈”责令整改;2.深圳水务部门多年来公布的水质报告,存在数据不可靠等问题;3.深圳众多自来水厂所用的消毒技术会产生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1 x8 w# n! G) x. |) [3 Y
9 p% m# T- j* B; A上诉三项爆料,第一项因种种原因尚未证实,后两项经晶报记者调查,发现都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
4 `2 z) U* S. a3 e" R& C
p3 s7 j* m" S5 h/ V/ \% [! p) @6 E相关调查显示:消毒副产物“超标” P: C# ]7 c) L2 ^! `
/ H, v: A' {; c& B( t/ {2007年至今深圳水务部门按月公布的“城市供水水质公报”,基本宣称“出厂水水样合格率均为100%”。然而,另一些专业机构所做的调查结果却并非如此。
" m+ b4 o, |. D* c$ X
+ O5 i, A* B- L" t9 E' K; T# T2007年到2009年,深圳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们曾做过三次调查,检验显示,市政供水出厂水水样合格率为82.9%、84. 93% 、85. 0%。: H: P* O" {* I9 Q
) @% E7 i5 e3 d) G7 e4 u
这三次调查中,除各种常规数据外,还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消毒副产物,两次提到“超标”,三次提到“高于其他城市”。而这个问题,对大部分市民来说相当陌生。
# t; R, s3 f* Z. ~! K4 e' Y
2 j% M4 J% f5 [/ I# N' b"其实这个水在全国来说算好的啦"
" j9 j% }5 R# H6 _! i' s
" a+ {) A6 n N$ F那么,消毒副产物是什么?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自来水消毒方面的权威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君礼。
2 t# v" O- e7 p- V2 |
- x2 X" y4 Q3 ^3 l: E* }黄君礼说,在自来水厂所用的“原水”比较干净的情况下,用氯消毒本没有问题,可如果原水受到污染有一些有机物,就产生了各种消毒副产物:三卤代物、MX等等。这些副产物含量虽不十分大,却大多有“致突变性”,也就是在达到一定浓度或在人体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有致突变、致癌、致畸形的“三致”可能。# F( p: M: c# d! K
) z( O; Z# h5 }4 x5 ?- r; I那么,深圳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危害呢?黄君礼说,如果“致突变性”为阳性,就存在致癌、致畸形的可能,可能性或危害的大小则需要进一步试验判断。% G% r. A( ]2 }) Q5 o- n9 A2 H; o
1 f: W. p+ \+ }5 u+ J# z9 x8 g( c! ^ Y2008 年5-6 月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位专家研究了6 家使用“东江水”、“水库水”的自来水厂出厂水的“遗传毒性”,分别采用“鼠伤寒沙门菌致突变实验”、“微核实验”及“微量波动实验”检测与比较各水样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论为“6 家自来水厂出厂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且以移码突变为主; 微核实验与Ames 实验对水中有机物遗传毒性检测与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Q- w S& l; R4 C2 V7 s& L8 ~
7 }# B. k( [; b" y
这一研究被写成论文发表于学术期刊,并有其它发表于2010年前后的论文与之相印证,结论都为:出厂水“致突变性”为阳性。# g* k3 F; n) K& l& _
6 ]4 }( O, c. h+ y0 I1 |记者联系到几位专家中的一位,她证实所研究的6家水厂都是深圳的水厂,然后说:“这个问题很敏感。大家都在喝这个水,你搞这个东西,水厂会很麻烦。其实这个水在全国来说算好的啦。我们进行的动物试验确实有结果,但到底对人的影响有多大,需要做流行病学调查才能最终说明。许多动物比人敏感,人和动物还是不一样,还是有区别。”考虑几天后,她拒绝了当面采访。
9 `+ Y# M, \. C# {; L
& v4 x8 I- o! `/ N- E4 u& E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一位研究员,该研究员曾在全国范围做自来水的调查,多次来深圳。该研究员表示,要放开讲必须匿名,其化名为皮研究员。皮研究员的意见与黄君礼相同:凡致突变试验呈阳性的,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现在全国好几个大城市都以氯消毒为主,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问题。4 }; _* I/ g6 G; O
2 U$ S. q6 i3 F; R, M
对于深圳水务部门监测中心检测三卤代物的数据,黄君礼觉得可疑。他说,他了解过,深圳水务部门使用的是“顶空法”,增加温度等条件,“让水中的三卤代物跑到液面上去,而且液面很大”,这样测不准。要测量准确必须使用液液萃取法。黄君礼举例说,他本人就曾做过试验,“顶空法”测不出来、完全没有问题的水样,液液萃取法检测出来却超过国家标准。
7 w; i( }* h* D
7 [ j* m. b" ^5 h, ?9 T- l* A3 C皮研究员说,目前,国家对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等制定了相关标准,但这并不等于只要合格就绝对无害,消毒副产物低于相关标准,试验中致突变性呈阳性的并不罕见,而国家目前并不强制做致突变性试验。“各地水务部门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做就不做。”/ \0 B- a0 N# X- l g8 I
9 D. O4 C( q9 b4 U, Y
论文所涉6厂自来水通不过食品安全评价程序?
u1 x' w, C1 Q" w# \# b- N1 j
- U. E( \) J) ]% e; r7 P& P* l3 ~- @虽然国家在自来水方面关于致突变试验没有相关检测标准和程序,在食品安全方面却有。( m$ J; T6 ~# M0 x; @
+ z) A2 P2 j" T* y7 Y+ [7 m目前正在执行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2003)中规定,评价试验共分四阶段,第二阶段为遗传毒性试验,相关规定为:“从Ames试验或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或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精子畸形分析或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中分别各选一项……三项试验中,体内、体外各有一项或以上试验阳性,则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具有遗传毒性或致癌作用,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应用于食品。如三项试验中一项体内试验为阳性或两项体外试验阳性,则再选两项备选试验(至少一项为体内试验)。如再选的试验均为阴性,则可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毒性试验……”' E2 T! W4 c2 `/ e) J
. z) s3 u3 l( T: r9 T而修改后,尚未正式颁布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征求意见稿)则规定“如遗传毒性试验组合中两项或以上试验阳性,则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应用于食品。”
5 `7 W: ~+ O# G' Q: r; j# I
; k1 Q: b1 i7 M# _& x上文提到的针对6家水厂出厂水所做的“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两项试验,结果都为阳性。也就是说,试验所用的出厂水如果作为食品,很有可能连第二阶段安全试验都通不过,更很难通过第三、第四阶段试验上市。1 U1 f2 f, }% w- F
) c+ _0 ]7 J' t) F那么,到底有没有方法能解决消毒副产物的问题呢?
6 O6 W7 P( c+ Y5 G0 ~8 V/ p8 W5 B6 a. f
2 y6 c: B) F; g3 u黄君礼表示,他对深圳的自来水消毒比较了解,据他所知,深圳某些水厂的二氧化氯消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氧化氯消毒,而真正的二氧化氯消毒是能解决消毒副产物问题的。% O6 _* f% n" s+ a. Q \
# s% l; a# u. x( X+ N8 N Z
黄君礼说,目前欧洲80%的水厂都在使用二氧化氯。这种消毒剂非常安全。3 Z& Z7 b0 {0 ?9 h
8 `/ m* g T; p+ i6 _
而深圳一些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厂家之所以还会出现“阳性”,很可能因为他们所用的二氧化氯生发技术是“复合法”,这种方式在产生二氧化氯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氯气。最终导致阳性的是氯气而不是二氧化氯。黄君礼说,目前我国相关标准正在筹划,一旦出台,“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将被正名为“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发生器”。9 |! Q: v# h- W8 L; ]8 n. |+ e
( c% T- o, Y. ?: `3 g$ f7 z6 C皮研究员说,根据自己的研究,“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在理论上产生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比例是1:1,现实中却是1:2,也就是说二氧化氯只有33%。”
0 K* T2 o4 c% j) ]" p* g% c
5 a9 }+ [- f% s! h( ~黄君礼和皮研究员的说法,在深圳水务集团一内部资料上也可以找到佐证。1 z& ?6 E0 Z2 L' y
" p1 J9 |8 A2 g5 h0 J: L: R8 n黄君礼说,真正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浓度在95%以上。他曾用这种发生器在许多地方针对不同水质,做了持续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出厂水的“致变性”均为阴性。- {7 A- r# H1 l/ q* Q# i% J5 k9 p
& v4 y6 _. Z2 k/ N- u
那么,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是否也会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呢?黄君礼说,会产生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水质不是特别脏的情况下,纯二氧化氯添加量只在0.2毫克—0.5毫克/升。这些二氧化氯即使全部反应了,也不会超过国家标准。这个含量反复试验都属于无害范围。
+ \, ?& m8 D' S, W# _
- m, f0 {; X: S% ?皮研究员认为,在少数情况下,二氧化氯投放量还是有可能超过1毫克/升。不过即使超过国家标准,亚氯酸盐和氯酸盐也非常好去除,添加简单的后续工艺就可以。而氯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等则非常难去除,当然也可以通过活性炭等深化处理去除,但成本会更高,一般没有水厂大规模使用。
$ H. v- E @# J2 _) x3 W2 v
' s4 \! f2 | }: u! Z9 v那么,深圳水务部门的专家们是否知道二氧化氯、氯消毒的区别呢?晶报记者调查发现,早在12年前,深圳水务部门已就此做过专题研究。
- H$ F: d, I& k3 e5 X" R( i; r; U2 Y. V4 e6 C6 @
深圳早在2001年就找到了解决消毒副产物问题的办法
& X/ \+ r7 U% S; \4 q" J
% l* M# q" F l. o7 h9 N3 v记者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饮用水二氧化氯净化技术》,出版于2003年1月。书的主编为张金松,现任深圳水务集团总工程师,一编者为尤作亮,现任深圳水务集团技术研究所所长。记者联系张金松,表示希望对他进行采访,他最初答应,后又表示须集团批准才可以。
) S: R/ e# _& U; R5 ~% P/ d, [9 {: o& a c# K7 ?; M
书的前言里说“自从发现了氯消毒能导致三卤甲烷、卤乙酸等‘三致’化合物的产生以来,对氯和氯的衍生物消毒所产生的副产物及其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书中还列举美国等国家的研究,讲述了这些副产物对人体的危害。
! U( |4 q$ k" G; u y1 \! Y" \, x" n# A7 d @9 N: V
前言里还说“在发达国家,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净化方面的应用已很普遍。”“深圳市科技局成立了‘二氧化氯净化微污染水源水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由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担,该项目已经于2001年12月通过专家验收”。
3 `: i- {& P1 T$ { y# E9 N P( l$ P5 @: [9 j. h3 q
书中第10页说“二氧化氯具有较强选择性氧化能力和广谱高效杀菌能力,在净水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氯消毒有机副产物……二氧化氯已在很多国家的饮用水净化中生产应用,成为氯的最佳替代消毒剂之一。”8 a% ]. K8 G; [+ f( ^
, D7 f$ g3 X& Q9 T
那么,对于纯二氧化氯发生器与“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区别,他们又是否有研究呢?/ ^! [' d- `9 \) r
9 r. n5 V5 A5 n {$ b
书中第244页研究深圳某使用“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水厂时写道“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混合液(进入原水之前)的成分分析表明,氯所占的百分比竟略高于二氧化氯。”书中第262页写道“二氧化氯发生器分为两类:一类为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另一类为二氧化氯复合消毒剂发生器……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总分数不小于95%。”7 j/ F1 I: C) y
o8 X( C. b% [' q! y+ V* V! ~对于出厂水致突变性呈阳性,他们又是否知情呢?+ M( h" `3 \3 z" a! z
9 E5 P8 w/ B& e/ v! w书中244页列出的两张表,分别为深圳一使用氯消毒的水厂和一使用“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的水厂的“Ames试验”的结果,结果都呈阳性。; n! d8 ^+ h4 F
0 R! c# U# [/ ?) N+ v" D6 n1 P+ t
书中还分析指出即使“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消毒剂里有大量的氯影响了试验结果,但“饮用水的致突变性”与纯粹使用氯消毒的水厂相比“仍然较低”。
. _9 F! p3 g% E' B4 X8 Y) S
) a$ M% j6 C% I+ r% s; q那么,现在深圳的水厂用什么消毒呢?深圳水务网发布的“2012年6月城市供水水质公报”后面的说明称“有 * 的表示为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的水样”,记者数了一下所公布的46家水厂里共有13家有“ * ”标志,而这13家,据知情人说有多家使用的是“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业内人士称,其余33家,除少数一两家使用臭氧消毒之外,仍然在使用氯消毒。* p6 ^' v7 ?& l, H2 U+ ?4 `
& {1 \! ? {; B) y2 x
专家认为:成本和利益纠葛导致大多数水厂不使用二氧化氯) Y' }. a& Y4 b
+ n* e9 ]4 w) A" c" R为什么早已经认识到了纯二氧化氯的好处,却迟迟不使用?5 j2 B3 S1 k2 {2 c
! n; o# L+ u: K T7 h: u" M5 C黄君礼和皮研究员所给出的答案包括三条:1.习惯;2.成本;3.利益纠葛。他们说,这并非深圳一个城市的问题,北上广等大城市都有类似问题。" N& r3 z# ]: R* J, @" ~
7 b2 Q/ R) {6 F- m+ ~. q7 F
黄君礼说,很多水厂领导的印象是:二氧化氯贵、技术麻烦;氯气便宜,而且用了多年得心应手。事实上就目前来讲,按二氧化氯0.5毫克/升,氯2毫克/升来计算,每升水用二氧化氯消毒大约只贵一厘钱。投量少于0.5毫克/升甚至可能更便宜,而技术也很好学。/ T5 f, n( A4 v7 v" V- }1 r
! u7 }/ D, i: H5 n) I% u2 u( l+ ?
黄君礼说,之前生产“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几个厂家赚了很多钱,财雄势大,他们的设备维护等有利益存在,要用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取代他们就有阻力。
* R7 E) N1 m+ B. u4 J( h, \; O1 x* }/ l3 a( X
皮研究员说,我们国家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反而是在县级以下自来水厂推广得很好,一些地区达到90%以上。北上广等大城市之前基本用氯气,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觉得氯气危险可能爆炸,而用二氧化氯培训人员又麻烦,就改用了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不会爆炸,但消毒副产物依旧。北京用了,上海一些地方也就跟风用了次氯酸钠。' r6 d7 p( j ^" L N/ b8 a$ Z" h
) d8 N2 J0 l# x
至于二氧化氯在小地方好推广,大城市难用的原因,皮研究员认为:一是因为大城市有传统,一些领导怕改变传统自己犯错误;二是因为小城市离工业中心远,买液氯不方便,大城市可以弄到便宜的液氯,而且早就有了固定供应商,每年供应量很大,这中间就有了利益纠葛,很难打破。
! \6 r/ }% H6 I+ L! Q- I+ \
# R: o& T/ ^( ^: v6 D& j晶报之前一篇报道所涉及的事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坪山自来水公司买了二氧化氯发生器,该自来水公司领导的家属后来成立公司开始生产二氧化氯发生器,并高价卖给周边几家自来水公司使用,后来有厂商怀疑他们仿冒自己专利产品,于是起诉。结果据说所有二氧化氯发生器都被废弃,又用回氯消毒。% `' O+ s" n& } l, K! Z) U
% S1 j6 e% ?5 }, \
张金松主编的《饮用水二氧化氯净化技术》一书中有如下表述:“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源处于微污染状态,当二氧化氯用于消毒时,其投加量一般在0.5毫克/升以上……亚氯酸盐浓度已经超标……当二氧化氯用于预氧化时,投加量一般在2毫克/升左右……深圳某水厂……亚氯酸盐超标0.5—2倍……按照现行的饮用水卫生规范,使用二氧化氯净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解决水中亚氯酸盐副产物的问题。但增加新的工艺措施必然要增加新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这对本来在经济上就稍高于氯的二氧化氯来说,无疑是减小了其应用价值。”
# v9 R1 G1 x& }1 h* G3 a2 H
- P/ \6 Z# w6 k$ G$ c3 G书中认为“成本最高的液体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净水成本是氯的近7倍,即使成本最低的……其成本也比氯高出24%。”
. N' g5 k8 o1 X2 a1 v! y
# a4 S% N5 w' G6 u" P+ D7 A2002年之后,张金松、尤作亮还曾发表多篇论文,讨论二氧化氯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控制和去除,一篇认为“饮用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氯酸盐浓度不会很高, 其危害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 在饮用水控制标准中应该会逐渐淡出。”另一篇则提出工艺解决办法“亚氯酸盐浓度可能处于超标状态……采用亚铁盐还原法是一种比较环保、在技术经济上比较可行的方法。”& \: J6 E7 Y9 c! Z
# }8 R+ r2 U7 |% _ p- Z1 I0 P
皮研究员分析很多水务工作人员的心理说“用二氧化氯,本来就贵,如果水污染比较严重,投入量加大就更贵,投入量加大后又要后续处理亚氯酸盐才能不超标,后续处理虽然便宜却也要花钱。而用氯,可以少花钱,虽然产生一些消毒副产物,却不容易超标,即使超标也可以通过改变检测手段等‘不超标’。在不超标的情况下,至于试验结果是否是‘阳性’,反正国家没有强制检测,大可以不管。”
d" [! L+ H5 B/ \% |. c; z' D5 i" ~7 z
15年前梅林一村直饮水就实现了“绝对安全”
/ N- L4 n+ R$ K( q$ b" ?5 ^; b. n$ U5 D7 \
《饮用水二氧化氯净化技术》一书中提到,早在1998年,梅林一村就使用了臭氧+活性炭+超滤+二氧化氯的处理技术,出来的水可以直饮。
: P- S5 U+ F! {: P9 u8 s
9 U; i: \0 p9 T& w- n) f& J9 @今天,全市出厂水仍不公布“Ames试验”结果,可15年前梅林一村却做了试验,结果为阴性。当年梅林一村所用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为进口的BELLOZON发生器,这个进口于15年前的发生器却并非深圳多家水厂所用的“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而是“纯二氧化氯发生器”。《饮用水二氧化氯净化技术》说梅林一村管道直饮水的消毒成本达到0.497元/立方米。
# T+ k4 R1 ]0 p6 Q/ ]1 f4 [3 P# y6 F$ [
皮研究员说,经过这些程序处理的水,在全世界怕也是数得着的绝对安全。这也说明,“深圳水务人员早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没解决“为谁做”的问题。
4 o8 P" w" m; z0 u- K5 }0 `; ]5 x6 [# H/ w6 E
市民如果担心自己喝的水有问题怎么办呢?有论文认为,水烧开后再煮5分钟,氯消毒副产物将降低到低点。6 P) @+ N! `, ^5 W! F: b& K
4 K2 Z0 N7 X4 s2 w8 [
皮研究员说:首先深圳部分水厂比如给中心区供水的笔架山水厂的水还是很安全的。因为即使是用氯也可以通过后期深度处理去除消毒副产物,不过成本较高,深圳使用相关技术的水厂很少。其次市民不用太害怕,因为有害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有患病几率的大小;最后如果很重视健康处理的水,如果后期有了深度处理,短期内只好增加生活成本购买净水设备,购买时不要信某些厂家的虚假宣传,设备不需要很贵,最关键的装置是两个:一是超滤,二是活性炭。如果只是担心消毒副产物问题,活性炭就足够了。" I- x; ?$ Z1 e( g
% Y* c% j8 H2 z5 q0 b+ |) g
http://jb.sznews.com/html/2012-09/11/content_2199517.htm
( P: O# l( ^# k9 P+ V9 F
! d+ T) T( w7 {9 n/ Q$ W v, U. ^- P3 t9 w6 V
+ t1 M: Q: y. M3 c 该贴已经同步到 waterok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