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一条称“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的微博引起网民热议。
2 [9 n+ Q5 c" n" @( g6 C$ Q, q 相关领域专家告诉记者,所谓“避孕药”的说法实属噱头,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水里检测出雌激素成分。据专家解释,在合格水质下,雌激素的含量比较微量,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 ]7 r" F7 G8 d- y3 s3 t 据专家解释,所谓“自来水里有避孕药”只是一个通俗说法,其实指的是水里检测出雌激素成分。那么,自来水里的雌激素到底是什么,是从何而来呢?
" {! G; Y8 d; n3 p% A$ N# r7 i: p 清华大学水处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占生表示,水中雌激素的成分主要是两种: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后者就是塑化剂的主要成分。王占生说,要说来源,日常生活中那些瓶装、桶装的矿泉水,还有各种塑料制品,都极易溶出有害物质。像很多地方的自来水来自附近的江河,上游排放出的工业废水及其他污水都有可能带来雌激素。/ u# r4 Y* L- z8 [7 Z; c3 S+ x% E
“水里检测出雌激素一点都不奇怪。”北京供水协会水质工作部部长、原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站长樊康平从事水质检测38年,他告诉记者,水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都可能带来雌激素。
6 h5 B/ ]* f \2 K* K+ p. j) q
/ X4 K/ F, q& I3 Q$ v! p 樊康平同时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质检测手段越来越高,因此水里检测出雌激素很正常。当然,其是否有危害,关键看含量有多少。, p- _' ?7 b5 f) `
3 U" I4 W, X, B' A& I& W( e. K 樊康平说,无论是消除雌激素还是其他物质,在水处理过程当中,采用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包括各种氧化技术、吸附环节,都会使其得到一定的腐解,量会变得更少。特别是像一些大城市,给水技术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了,水处理经过各个步骤、多种手段之后,百姓真正喝的时候,是安全可靠的。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于2006年重新修订颁发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原有的35项水质指标提高到106项,指标限值也更加严格,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接轨。这一新的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2 |) q+ o( k4 w% S, { 专家还提出,我国饮用水水质监测机制还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水质检测的次数较少,另外,检测数据缺乏监管和督促,都是由各地自行检测和上报,数据难免引发公众的怀疑。
; s; l4 q/ y% [& g2 Q' F2 D- ^0 P# |! o5 [# |
一些网友担忧自来水里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樊康平等专家表示,对雌激素不必恐慌,按照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不会对人体构成威胁。王占生说,新国标106项监测指标,对人体是有安全保证的。在合格水质下,雌激素的含量比较微量,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8 q' A$ M: V, L1 w3 k; S" K" o0 e. w
9 f- M, r' Y6 |% d
该贴已经同步到 waterok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