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聪网 2006年2月10日8时57分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9 S, {& ?/ Y# ~1 Y1 y
) \2 R" {( K& M' S8 n 净水器市场需要净化
# R- ~& Y3 E3 X8 f9 R! ` W* e! K% q+ O/ ^% Q: y, ?) x
每天,老百姓都在和水进行着最亲密的接触,作为维持人体生命和健康的必备物质,水,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性和营养结构已经引起公众空前的关注,人们对饮用纯净无污染水的渴望与日俱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桶装水、饮水机来作为日常饮用的水源,相关产品市场一度非常火爆。
- u# ~+ b9 ?8 V; ?/ p
}+ U# Z& Z* N" x5 P 但是随着自身二次污染、热水反复加热、水不新鲜、耗能大、劣质桶装水等不安全问题被频频曝光,消费者对桶装水、饮水机也开始心有余悸。一种被直接安置在家庭进水总闸或者厨房用水进水闸的、经过多道水质净化工序的装置,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这种被称为家用水质净化器的产品在家庭就能实现直饮水,目前售价一般都要超过2000元,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种“贵族”产品。但其在长期使用成本、改善水质功效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9 Y$ l; y4 C$ N& L
, g* I/ V: h- \% s 有专家预测,这种产品作为桶装水的有益补充,最终可能替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饮水机,成为提高老百姓生活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然而与此同时,本来商机无限的行业却也因为标准缺失、鱼龙混杂的现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9 Z# D% m9 k Q, s* S( c
5 N5 t/ o9 I+ `; W 改善水质的重要途径 ! P) V1 Z9 O) g7 W7 L3 u* H
- m9 R. a @8 i9 [5 V a: R 从最初的简单过滤型到如今的膜分离过滤型,净水器产品的技术升级非常迅速,其在过滤、吸附、净化方面的功能日趋完善。市场上流行的净水器一般分为下列几种:一般过滤、活性炭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树脂等,适宜不同地区水质改善的需要。以RO膜技术的直饮机为例,从技术上讲,由于其RO膜孔径只有一微米的万分之一,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均被排斥于膜外,可以实现自来水生饮。类似技术成熟的家用净水产品在欧美及日本的家庭普及率已经超过70%。
3 A* \ u s# S; `3 L, {( \( U( I; \: a! V0 t- j K9 g: \
目前,我国城市中净水器的家庭普及率不到1%,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整个行业目前还处于萌芽期,但是随着百姓健康消费意识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净水器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大,每年至少蕴含上亿元的利润空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净水器市场容量是2500万台,去年全国净水器市场容量预计突破 3300万台。
9 Q4 L$ @# v( D, ]# I$ p& {4 v! E% A! o9 w% m
消费者将信将疑 + O9 y, Z ?1 M' f( T' b
! W. m4 f! ^9 A$ |& B 据介绍,家用净水器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登陆我国市场。当时,这种能迅速改善水质的产品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喜爱。但随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滞后、消费者使用存在误区等问题的逐渐暴露,这一市场一度萎缩。如今,多数消费者对净水器的原理、使用还知之甚少,对所宣传的净水功能也大都不信任。 2 r$ z- ?, Y1 r+ n6 k/ W
/ T) X7 `- }& s- {& P" H' b; }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站总经理张颖夏指出,家用净水器与一般家电不同,购买后不能一劳永逸。这是因为无论使用何种滤材,滤材上都要吸附很多的有机物,很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净水器净化效果变差。其中的滤芯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一换。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于更换滤芯的重复消费,多少有些抵触。 # _6 e `) s; M* S6 t6 v+ m* {
6 M! M+ p0 k/ t7 S/ k
中国环境报记者在苏宁等家电商场看到,不同品牌家用净水器的价格相差极为悬殊,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问及使用效果,各个品牌的促销人员都宣称:“可以直接喝”,但对到底水质能达到何种标准,却一问三不知。在花哨的宣传材料上,通篇是复杂艰涩的处理工艺介绍及“超洁水质”、“超强过滤”、“直饮甘甜可口”等字眼,同样也没有该种产品遵循的水质标准说明。 ^) y, I' k% c' @3 [
0 P# i; @" ^3 F9 `
. N; W8 G0 u$ z) r, c由于上市时间尚短,净水器生产厂家不但在技术上和营销策略上还存在盲区;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制订净水器的国家标准,核心部件滤材也无统一标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净水设备很多已经应用了膜技术,如超氯膜、软化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而相关国家标准却还停留在第一、二代活性炭净水器的阶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
" `: `6 x; f9 ]5 ~$ \5 {4 S6 a* D0 ?2 w
行业发展亟待梳理
# {3 N& r8 ~* L! g
1 u5 c2 W8 N1 i$ f 在如今的净水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同种功用的产品型号标注却形形色色,消费者很难从型号上了解产品的性能指标。中国疾控中心水质安全实验室主任鄂学礼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净水器产品没有统一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缺失的直接结果就是行业无序、低质的发展。
0 Y3 a* T' F" z$ ]1 {) R
0 }$ S$ J$ v0 `& R+ Y7 W 据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经获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水质净化产品已经有1000多个,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行业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3 W% U H0 K/ k% C
" T) V) _1 O* t- P, G
张颖夏指出,一方面,市场上真正叫得响的国产品牌很少,一些小企业缺乏引进新技术的实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是一味仿造;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国家标准,各个厂家在生产、宣传上无法可依,造成行业发展混乱。同时,有关部门对净水器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还很不够。目前,我国对净水器产品的管理仅是需要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简称《批件》)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检测报告。而且,无论是批件还是检测都只是对厂家送检水质的检测和评定。 ! t& K1 K8 ~- L1 s: i5 e
1 n. }6 H/ J! u' | 有关专家指出,《批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首先,它没有涉及产品的结构功能,作为一个涉及到卫生、机械、电器多领域的产品,仅仅水质达标还不足以保证其他性能能够符合最终用户的利益要求。其次,功能指标不健全。目前对于以普通生活饮用水作为净化目的的净水器有相对全面的评价,但是,对于那些需要调节pH值处理器的功能却没有评价。同时对于在加热或不加热等不同工况下功能的评价也没有明确规定。 " t$ |4 V* H L% c& R9 ^& E
6 v5 l7 }. C/ O, l2 L6 p 不仅如此,有些即使是获得了“批件”的产品,也很难保证在实际使用中表现过关。据透露,有关部门就曾发现部分企业的申报书和最终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无论功能还是质量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净水器产品是涉及到水质卫生、化学药品、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复合行业,所以“归口管理”单位并不明确。目前虽然有卫生部、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下属多个协会在此行业进行着积极的工作,但工作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性。 / r# I9 [) x. E. f% c7 W* ~
! z1 {& W5 _# e' t 标准先行认证促进
% u' ~7 i) s. j& c$ y4 c3 C4 u+ z% [8 m
2005 年,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受国家认监委委托正式启动“生活饮用水水质净化器产品认证”项目,力图通过产品认证的方式规范家用水质净化器市场。对此,清华大学水质科学研究所王占生教授提出,水质标准是“纲”,“纲举”才能“目张”。健康饮水概念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严格监督,前提是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升级,完善对家用净水产品的评价体系。
& o5 x% M4 D- }5 k, r* |+ s# v* D( \, p1 Y3 n. C9 Q$ K
而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则认为,同时也应该推动相关产品权威认证体系的建立。净水器这样的饮用水处理设备技术含量较高,一般消费者很难具备鉴别其优劣的知识。而且在我国市场秩序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企业的宣传及声明也极不信任。通过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并向社会公布,无疑为消费者选购优质先进的产品提供了可以信赖的依据。通过认证扶优治劣,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