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21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3·15特别节目中,就温州家庭作坊生产的水龙头做了调查。报道中说,经检测,温州家庭作坊生产的水龙头,锌含量超出国家标准10倍,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81倍。在废旧电器中拆除的铜,连带诸多不能确定的金属,经过粗糙的加工,便进入了千家万户。
o; ?9 t3 T' n' ~; O$ c9 G8 A$ D Q8 W 水龙头中超标的铅危害大3 M$ T2 E5 Z ?& e0 x
据央视报道,在我市龙湾区海城水暖洁具市场,有上百家商户都在销售号称“新合金”的水龙头,且多数商户都有工厂,经营着自主品牌,外观、材质差别都不大,仅在价格上有所区别。如果采购量大,价格可以更低。这里还销售“铜质”水龙头。6 a9 {' A7 X2 B2 V
专业人士介绍,一般而言水龙头的主要材料应为黄铜HPb59,即铜含量要达到59%左右,此外锌含量为40%、其他金属(包括少量铅)含量为1%。但经调查,此处销售的“新合金”水龙头或“铜质”水龙头,铜含量都远达不到这一标准。
7 @6 Y8 Z/ I+ A) U) }0 O) m4 y 为什么不卖以黄铜HPb59为主要材质的水龙头?一名销售人员透露,这主要是当地的“价格战”所致,大多厂家都选择降低黄铜含量,增加锌、铅等金属的比例。而铅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人体内的含量一旦超标,会危害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对儿童、孕妇的危害尤其大。
0 A# {3 R i- Z: X% b/ H “从成本来看,材质不同,价格差三四倍。因此就算你的(含黄铜HPb59的水龙头)订单再大,我们也不会接单。”当暗访记者要求工厂生产符合标准的水龙头,对方却因为正规产品的成本太高而不愿接单。9 x" o r1 `0 l7 p0 Q
厂里许多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得了病
& g4 O! u+ c, Y' ~8 f 在龙湾区某家庭式的水龙头生产厂房里,央视记者发现一楼主要负责生产原件和抛光,二楼组装。企业负责人介绍,这一带的生产模式大多都是“自产一部分原件,其他以组装别家的为主”。同时,这些产品没有任何厂家信息。对此该负责人称“不用打标志,只要顾客愿意,可以根据对方的需要随意打”,但用什么材质,对方却不愿透露。 ?6 C5 o. |( w2 ?* n( r
此外,记者发现这家厂房还在用翻砂工艺。该工艺手段由于方式老旧,抛光过程中粉尘大、污染严重,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多已被“压铸”工艺取代。然而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采用这一工艺手段的水龙头制造厂不在少数。由于翻砂工艺污染严重,许多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都得了病。销售人员透露,除采用这一工艺,厂家还从废铁收购站收购发黑的废铜进行使用,这些行为完全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铜棒贵得要命,划不来啊。从废铁收购站里收购,每斤铜只要16元多。”一名工人说。
# F5 f. _; C$ _% K/ |2 P* Y 记者从厂房里偷偷带回几块铜样品,进行了12小时的浸泡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废铜中,锌超标10倍,铅超标达81倍,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专家表示,如果居民家中使用这种“有毒水龙头”,一个晚上不使用后,次日再次使用时,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编辑 王鑫)
, M v S" a& [) ?; } Q9 \8 w5 [7 i# q5 |: w7 W* _
" m: f9 L5 W" Z1 h/ a新民网3 Y) Y/ L# U* b/ p. E
http://health.xinmin.cn/jkzx/2014/03/22/2384620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