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t4 H2 S+ I- d) D5 K l
传统上,超纯水系统在非取水状态时,由於系统的运作停止,超纯水机会造成系统内超纯水停滞而使水质劣化。为了防止停滞现象发生,较先进的超纯水系统,在非取水期间仍能定期进行系统内部循环,以维持最佳超纯水的状态。但由於系统内部循环无法延伸到最终过滤膜上,成为超纯水系统中唯一的滞留部分。而取样口由於经常与外界空气接触,所以最终滤膜便成为水质劣化的主因。$ |3 }( C- d1 f3 S6 _9 B/ I2 N
. k* q/ ^/ z# L% g, u0 z为超纯水系统停止运作24小时後进行连续取水,检测所取出的超纯水在TOC值、金属离子浓度、阴离子浓度与内毒素浓度的变化情形。当超纯水系统中的比阻抗值达18.2MΩ?cm後,便开始取水。结果显示,前述取水初期的检测数值都非常的高。这表示,经过夜间长时间无人取水情况下,初期所采得的水质有明显劣化的现象。推测其原因,最终滤膜所造成的超纯水滞留,以及取样口与外界空气接触而造成水质污染等两项主因。这时候只要将取水初期的数百毫升至1公升的纯水排掉後,其後就可以将污染物质的浓度降到最低。9 M0 {) i& H4 U7 T0 z1 D$ J# z
9 [/ e* f3 V4 D; ~8 W; m2 E因此,我们从停止运作24小时的超纯水系统做取水比较,将取水初期与排水1L後的超纯水进行HPLC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停止运作後初期采得的超纯水,除了有较高的背景值外,HPLC分析图含有数个波峰。而排水1L後的水质,则具有稳定的背景值。也就是,超纯水取水时一定要将初期出水放掉,以获得较安定的水质& s& ]- c/ C& V. u$ \' X
更多内容来自:http://www.water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