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专业直饮净水器森乐全屋净水系统
查看: 5521|回复: 13

净水机软水机如何选,管路如何走合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月底取房装修,想安装家用水处理设备,但是外行,不知如何选。
; }0 j2 N6 B) E5 E5 s我想饮用和做饭用净化水4 F/ f  I4 f- M7 _4 ~$ i6 ^  R
洗澡和洗东西用软化水
% T$ Q$ a% q5 h2 q不知合理否0 L% q" k6 T: ^! Z" M1 `
我的房子有两卫一厨,但厨房与卫生间距离较远,两个卫生间是挨着的。不知如何布置管路合理,设备安装在哪里合适。0 h8 j9 P' d8 n' z
请各位高手指教
: Z# S  [9 z. S$ g9 C帮忙选一下型,指导一下如何安装合理。
' i( G- N& i" f' w谢谢
发表于 2006-10-2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要装修 于 2006-10-25 16:36 发表
1 }. o, n# Y! |) c1 r2 o# a我月底取房装修,想安装家用水处理设备,但是外行,不知如何选。0 X- l& _# f- m
我想饮用和做饭用净化水/ e% r) s- F% K. _/ ]
洗澡和洗东西用软化水
7 z/ M( ~% j7 ~6 |" h+ v4 w1 l不知合理否
9 V% y1 l6 e3 q0 `我的房子有两卫一厨,但厨房与卫生间距离较远,两个卫生间是挨着的。不知如何布置 ...

  d  x, ^. y- T/ m% Q( t2 W3 A9 S& K1 `$ b! E
      首先要大概搞清楚安装软水器地方的水质硬度和全家一个月的大概总用水量,根据这两个数据来确定填装树脂量多少的软水器,一般民用建筑中的总水表都安装在厨房内,软水器一般都安装在总管路水表后。软水器安装的附近必须有地漏,一个是供再生时排水用,再一个是确保安全。若安装全自动软水机,在软水机附近距地面60mm高处安装两项或三项插座(按照安全规定应距地面1200mm处)。树脂填装20升左右,流量在2吨/小时的流量型软水器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说明一下,软水器尽量不要安装橱柜内的软水器,因为现在的标准橱柜高度是800mm,这样很多厂家为了能将软水器在橱柜内安装,降低树脂罐的高度,树脂罐矮粗将软化行程缩短,这样软化效果会差一些。您应该是先确定软水器的外观尺寸,然后根据这个尺寸设计橱柜。
6 P; G/ l4 @% r- i3 L/ V& P       从道理上讲,净水器应该装在软水机前,但现在国内大多数都安装在软水机后,从目前看大多数净水器(从滤芯材料配置看)都不能滤除离子态的物质。用净水器生饮时,还是要小心一点。一般净水器都安装在橱柜内的支管路上,水盆上单独安装一龙头,单独走净水可吃喝用水,水盆上原有的龙头中的水可洗菜刷碗用。
, ~1 ]5 V1 D6 ?" |       软水器进口成套机可靠性要好一些,但价格很贵。国产机,如果控制阀与盐阀都是进口的或国外公司在国内建厂生产的都还可以,树脂要求是食品级的,价格会便宜些,总之安全最重要。一家之言。3 C8 D- J: h/ Q2 D8 ]  R; Q  O9 J. B
8 \  R* L/ L! s( H
[ 本帖最后由 西南露 于 2006-10-25 22:01 编辑 ]
发表于 2006-10-2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上讲的很有道理。
" g5 y: x% P4 W( Q4 x! I0 ], l) x* x' i- n
如果要喝的话,目前最好用RO机,不要轻信目前所谓的净水机。
发表于 2007-4-1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要装修 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用RO机,软化就行,还节水。至于家用超滤,纯属蒙外行的
$ E+ o6 y: ]0 \% n
发表于 2007-4-1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西南露 的帖子

发表于 2007-4-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建材市场的水处理店看看,品种有很多,针对自己的要求就会选择了.
发表于 2007-4-2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用超滤有用吗

我看到很多朋友用家用超滤用了3年了出水量和开始一样大,难道家用超滤不存在堵吗
发表于 2007-8-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回答简洁明快
发表于 2007-8-4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现在市场和观点的发展来看.两位斑竹的发言多少存在一些偏差.
% c2 {* P$ ?' u- i
. X/ h. R6 K( L- N% K软水机越来越小型化,家庭化
7 U- n4 ]) w* h/ }
/ Q& P2 v  E# ^6 o$ I6 q6 x5 ?纯水机的应用遭到一些质疑,是否合适家庭使用存在一些疑虑.
0 v. I9 K% t" e% T$ ?
  n6 E# s- d% w- b- M. j  g而净水机的普遍应用却是异军突起,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可.. d6 h% B5 d8 e: `8 Y* \
% a% R  s: Y' D* h& }
当然随着环境的恶化,城市供水系统的老化,很可能会出现以上三种机器相结合的产品.
发表于 2007-8-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飞扬在天 的帖子

软水机越来越小型化,家庭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这种小型化他的实际效率并不是很高,家庭化是我们大家所希望的,但不能偏离它的实用价值.消费者对水的专业不是很了解,很多商家夸大这种小型软水机的功能,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以多消耗盐来补偿树脂填充量少;这种物质量的转换对于家庭是否合适?4 |, u$ ^8 {5 B* I) J
      对于消费者, 纯水机他的水质可以用TDS笔来检测,软水可以用滴定测试法,而净水机的水质,做为消费者(目前在国内)无法检测,只能送到相关部门检测,相当麻烦.  L8 [( A5 ^# l8 ?# Q5 e
      在卫生部的网站上,许多净水机在检测报告中的注意事项栏中都有这样的说明,"成品水不宜生饮",但很多商家都在回避这个问题.都在夸大净水机的功能.所以要想提高饮用水的品质,不单是卫生部门、水处理行业的事情,而是许多相关部门都要尽心尽责以及我们大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个人观点, b$ Y( m% N& h

8 C6 {* s8 [4 Z$ j  i[ 本帖最后由 西南露 于 2007-8-5 18:38 编辑 ]
发表于 2007-8-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不用每次发言都特别说明个人观点.俺们不会拿你的发言当把柄的& A" F  _) v# `# |0 i$ |8 D. r$ \

$ K. `8 p; o- R1 F8 [再小的软水机也没有多消耗盐.比如10升树脂,按照160g/l的用盐量再生.一次用1600克盐8 A; U- a. h' h

) `, I/ C7 y' O; p1升树脂量的机器,按照160g/l的用盐量再生,一次用160克盐.只是再生频繁了一点而已.但是10次再生也是用1600克盐.并没有多用啊./ b2 c$ b6 t' p' I: x

8 a3 m9 @8 M4 G0 x$ r' o" ^而且小的机器通过减少再生时间.也可以把多用的水减少到最少程度.多用水也挺好啊.对环境有好处啊.
* {1 Z2 e% P1 D- M9 E9 l) ^/ [$ p4 }; _- U( c
纯水机只用TDS笔检测本身就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方法.还需要结合PH计来测量才可以.# @) d& ]2 z+ E, }6 @; O
6 z  L( c! }5 ?$ T% e7 [
净水机虽然没有特定的指标.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就是他不往水里释放东西.只有比原水干净.而且他们只是宣传达到生饮标准,并没有说直接让你喝啊.净水机的存在在与全屋净水.这点是其他的产品所不能达到的.  (我也加个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07-8-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水机能够过滤掉自来水氯、杂质等,不过烧开后是不是还是有水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纯水机可以涵盖净水机和软水机的所有功能,净水机和软水机是作用不同、互不相干的,就性价比而言,纯水机是不是更合算一些?
0 ]& [& W, A8 @4 _$ ^. h5 R+ N2 n7 m1 P5 r# {  Y
[ 本帖最后由 LIUBING 于 2007-8-17 16:45 编辑 ]
发表于 2007-8-1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支持斑主的观点。家庭净水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商家都看好了其利润,加之老百姓不懂,所以形形色色的净水器出现了市面上,鱼龙混杂。软水机技术很成熟,且不多说。所谓的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器,超滤净水器等的净化效果还是难以让人满意,R/O机净化彻底,水质好,但出水量小,水利用率较低,尚需改进。
/ R7 u  K2 I7 k  Y% P
1 Q( O+ H& W0 J: s4 Q9 y4 q( z个人认为,纳滤在民用净水器上应该有前景。
发表于 2007-8-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idiy.com.cn/designer/
1 ]# `' u& x3 F这里是专业施工介绍介绍的页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5-8-18 21:23 , Processed in 0.0611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