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顾久传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分析过,有形形式式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其中不少还申请了“专利”,有的甚至为此打起了官司。你说我侵犯了你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专利,而被告不但不服,还进行反诉,说我也有专利,是你侵犯了我的专利。专利专利,何其多也? , J: l! C+ F+ }6 ?据我所知,最早是在大约九十年代末,卫生部所属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该所后来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检测所合并,并更名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的某研究员就搞出了“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并率先申请了专利,好象还转让了一些企业投产,尽管有卫生部中疾控研究所的来头,但此事后来还是不了了之,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在行业内及市场上并没有形成气候。 ' y! T. G3 ~% Z' X3 V% f这些所谓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无非是把RO膜产生的浓水,再回到前面去作为RO膜的进水。这就产生了问题,进RO膜的水会越来越浓(虽然会排掉部分浓水),但随着这些回过去再次使用的浓水的加入,进水浓度高于自来水肯定是确切无疑的,这样既会影响反渗透净水机出水水质,也会升高RO膜进水水压并进而影响泵的寿命和膜的寿命。事实上,我们时有听到这类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的经销商和用户(特别是原水硬度高的地区)的抱怨,膜很容易堵。 此外,由于各种各样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专利,也使其他一些想采用这类方法来提高反渗透净水机的水回收率的人望而却步、无可奈何! 9 {/ ^) k9 s0 W2 o5 u那么提高反渗透净水机的水回收率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有没有捷径可行呢? 有!那就是从RO膜元件上动脑筋,设法提高RO膜元件本身的水回收率。而且要做到,既提高回收率,又不影响RO膜的使用寿命。随着膜制造厂的努力,这样的RO膜元件已经开发出来并付诸实际应用了。至于膜厂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RO膜的回收率的,当然是膜厂的技术秘密,不可能公开,不过我猜想大致有这么几条途径: ( i0 v: ]5 E6 C' c$ I8 A1 R, h5 }: F (1) 改变膜表面电荷,使之与杂质胶体电荷同性相斥,使杂质污物的胶体和悬浊物不会吸附在RO膜表面,只能被浓水冲走; (2) 改变膜表面光洁度,使杂质污物的胶体和悬浊物不易沉积在RO膜表面,能迅速被水流冲走 (3) 膜及流道布的除菌抑菌,使它们的表面不会产生生物膜,而生物膜会粘附各种杂质污物的胶体和悬浊物。 (4) 提高膜的工作压力,使纯水产量提高。实际上,这款反渗透纯水机的工作压力为0.7MPa,比一般的反渗透纯水机略高。 / ^: S6 s J4 u0 J) e 大家都知道,一般家用RO膜的纯水:浓水=1:3,或1:4 ;
用这种家用RO膜,纯水:浓水=3:2 : i8 |* n4 q9 F- ]6 Y8 t' Q% A采用这种RO膜制成的反渗透纯水机,顺利地通过了疾控中心的检测,获得了卫生许可批件。2013年初,公司还专程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江苏省疾控中心、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等权威部门的专家,对产品进行现场观摩、研讨和评价,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 L8 y: s- z% J4 _RO膜的纯水与浓水之比从1:3变为3:2,升高了4.5倍。如果你的反渗透纯水机,不使用普通RO膜,而使用他们的这种RO膜,岂不就是一台典型的“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了吗?你说简单不简单? 9 }& Y8 g( {& V$ i$ r! d换一种思路,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其实很简单!
本文作者:资深水处理专家 顾久传 ( R: W: d7 H& [2 W! ?- A0 u W8 @9 }3 t+ m7 x. e& b (本文为转贴整理) |
2014-08-15 顾久传 一、用水效率和水回收率 净水机(净水器,净水设备,下同)的用水效率和水回收率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
用水效率是指净水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的可供使用的水(如产几种不同水质、不同用途的可供使用的水,则为它们之和)水量与进水(原水)水量之百分比,即为该净水机的用水效率。
水回收率是指净水机某净水工序正常运行制水过程中,所产的净水水量和进水(原水)水量之百分比,即为该工序的水回收率。 5 u1 `6 B# o+ J: m. A% t 净水机必须以“用水效率”来分级,水回收率只是一个内部参考的技术参数,对节水并无实际价值。节水程度和节水效果要看该净水机的用水效率。 二、反渗透净水机的用水效率和水回收率 由于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在家用净水机中产量、销量最大,使用的也最多,先以家用反渗透净水机为例来说明: - n1 |0 V1 q1 e 反渗透净水机的用水效率=(所产的可供使用的水量÷进水水量)×100% =[(进水水量-白白排放的水量)÷进水水量] ×100% 0 o3 `% K* c# p! c5 A; P; \. ^0 F1 } 反渗透工序的水回收率=(制水时纯水水量÷制水时进水水量)×100% =[(制水时进水水量-浓水水量)÷制水时进水水量] ×100% ! o+ s4 o6 n( ~4 W Q; N6 V 在上面的二个公式中,请注意二点:
(1)浓水水量≠白白排放的水量。因为一方面,浓水和RO膜清洗水是可以利用的,如果利用了,白白排放的水量为零;另一方面,排放的不光是制水时产生的浓水,还有制水前后冲洗水等RO膜清洗水; ; V6 W4 a" q6 q. @ K% d. Z9 y (2)所产的可供使用的水量≠纯水水量,因为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是分质供水,浓水同样可以利用,它不作为饮用水,但可以作为洗涤用水,同样属于“所产的可供使用的水量”中的一部分。 " f/ J, W: O2 w' y1 g 例:有一台家用的50G电脑板反渗透净水机,制水前冲洗3分钟,后冲洗3分钟,另外每隔6小时自动冲洗一次3分钟。使用3.0G的储水压力桶,高压开关的设定经测试为每次制水量为4L。浓水比例器的选择为纯水:浓水=1:3。该用户每天用4L纯水作饮用水(含煮饭、熬粥、烧菜、煲汤等用)。请计算该反渗透净水机分别为单龙头(浓水和RO膜清洗水白白排放)和双龙头(浓水和RO膜清洗水不排放,用作洗涤用水)的水回收率和用水效率
(1)单龙头(浓水和RO膜清洗水白白排放,不利用)的情况: (a)反渗透工序的水回收率=(纯水水量÷进水水量)×100%=25%
(b)计算反渗透净水机的用水效率: % I1 R& e1 H+ G 每天(24小时)产的纯水水量=4L
每天(24小时)的排放水量=制水时的浓水水量十制水前后冲洗水水量十定时冲洗水水量=4×3十0.13×3×2十0.13×3×4=14.34L
每天(24小时)的总进水水量(耗自来水量)=4十14.34=18.34L ; @$ [$ F% K. \' y% e/ B) F6 n 反渗透净水机的用水效率=[(进水量-白白排放的水量)÷进水水量] ×100%=4÷18.34×100%=21.81% ! X( R" ]) X5 e3 F, R 如果选用的压力储水桶小,则由于每次制水的水量少,净水机启动频繁,用水效率还会更低。
(2)双龙头(浓水和RO膜清洗水不排放,用作洗涤用水)的情况: # j/ I* a6 w' H, B2 J (a)反渗透工序的水回收率=(纯水水量÷进水水量)×100%=25% ! t0 N! \ |) ^2 M (b)计算反渗透净水机的用水效率[(进水水量-白白排放的水量)÷进水水量] ×100%=16.78÷16.78×100%=100%
三、其他净水机的用水效率和水回收率 例1,一个仅有PP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和炭棒滤芯三支滤芯组合而成的净水器,全量过滤,一次性使用,此时,用水效率=各工序的水回收率=100% ! j( N J8 [! x/ v4 t, i例2,石英砂过滤净水器,是全量过滤,水回收率为100%; 9 f# p8 n# y3 Y( i8 e8 R 但由于它要定期(有时间型、流量型、压差型三种)反洗,反洗时也要用水,而反洗污水是排放的,所以用水效率<100%,
用水效率=(进水水量-反洗清洗用水水量)÷进水水量 ×100%。 |5 t% t4 _! w' y; I, Z4 M 例3,软水机,也是全量过滤,水回收率为100%;
但由于它要定期再生,再生时也要用水,再生废水是排放的,所以用水效率<100%,
用水效率=(进水水量-再生用水水量)÷进水水量 ×100%。
例4、活性炭过滤器
(1)在家用净水器中,小型活性炭滤芯一般是一次性使用,全量过滤,用水效率=水回收率=100%;
(2)家用中央活性炭净水机(一般常为KDF十活性炭过滤,容器为玻璃钢桶):是全量过滤,水回收率为100%;
但由于它要定期(一般有时间型、流量型二种)反洗,反洗时也要用水,反洗污水是排放的,所以用水效率<100%。
用水效率=(进水水量-反洗清洗用水水量)÷进水水量 ×100%。
(2)工业用活性炭过滤器,是全量过滤,水回收率=100% 但由于它要定期(一般有时间型、流量型二种)反洗,反洗时也要用水,反洗污水是排放的,所以用水效率<100%。
用水效率=(进水水量-反洗清洗用水水量)÷进水水量 ×100%。 3 D! D, a: q) t0 s 例5,微滤净水机,无论是工业用还是家用,几乎都是全量过滤(直流过滤)。水回收率=100%,
由于都是一次性使用,并无清洗过程,用水效率=100%。
例6,超滤净水机 ( Y& `: G3 q/ U0 A) U& A2 v (1)工业用超滤净水机几乎全是错流过滤(横流过滤),如某电子工业超纯水系统的反渗透前处理用的超滤装置,水回收率为90%(即有10%浓水排放)。 6 f0 E. l: Z5 l3 p" g, U! H 此外,由于UF膜可能污堵,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反洗(用UF出水反洗),以及药洗(包括酸洗、碱洗和灭菌洗),清洗液排放,因此,工业用超滤净水机用水效率<100%。 # s+ x/ r% X; j6 }3 ] 用水效率=(进水水量-浓水水量-各种反洗药洗用水水量)÷进水水量 ×100%。 $ ]' F; r# w$ [6 V+ e) l$ L, x (2)家用超滤净水机,多数为全量过滤(直流过滤),一般大都是外压式中空纤维膜;少数是错流过滤(横流过滤),一般大都是内压式中空纤维膜; + b% F1 w! I* ~! t5 A7 ^6 S0 | 对全量过滤(直流过滤)的家用超滤净水机来说,水回收率=100%。但由于要定期清洗(快冲)UF膜,因此,如把清洗水排放,用水效率<100%;如把清洗水不排放而用作洗涤用水,用水效率=100%; , A* [3 s9 T) g0 n 对错流过滤(横流过滤)的家用超滤净水机来说,水回收率<100%。如把浓水排放,用水效率<100%;如把浓水不排放而用作洗涤用水,用水效率=100%。
例7,纳滤净水机和反渗透净水机,无论是工业用还是家用,几乎全是错流过滤(横流过滤)。我们已在第二章中举例讨论过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具体情况,其他的反渗透净水机和纳滤净水机的情况与此相同,也可以进行计算。 $ ^6 ]9 D2 p7 s' | 总的来说,纳滤净水机和反渗透净水机,水回收率<100%。如把浓水排放,用水效率<水回收率<100%;如把浓水不排放而用作洗涤用水,用水效率=100%。 四、家用净水器如何按用水效率分级? 必须以“用水效率”来分级,建议如下: . V$ f- K! i8 R w+ Z% E# a/ I 二星级:用水效率在40%~60%(含40%,不含60%); 三星级:用水效率在60%~80%(含60%,不含80%); 四星级:用水效率在80%~100%(含80%,不含100%); 五星级:用水效率在100% 2 \. y0 }) q; f3 q 有必要指出,除了反渗透净水机必须重视其提高用水效率外,在我国北方,一方面水质硬度普遍较高,软水机使用较多;另一方面,严重干旱缺水。因此,软水机在我国北方的使用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用水效率的问题。
文章来源:净水行业资深专家 顾久传 8 \* e$ `. {! ^; P( _6 ~$ T* N( i/ E; ^( R7 \2 J1 O0 j, ^9 O" R( t # F' z2 {# a7 i 本文为转帖整理8 S F. l/ y- a) v : _$ H8 E9 P/ }! E' N: ~ 9 w- ~9 R9 l* N ^! v7 W, Z |
2014-08-13 徐立农 近日,净水行业资深专家顾久传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微废水,浪费水》。看到标题,吓了一大跳,第一反应是:难道RO机节水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水利用率大大超过我们沁尔康微废水RO机,以致顾老师要对微废水技术大声呵斥? 9 C, N7 C1 L! A! R0 b, K6 f仔细学习了顾老师的文章,才知道事情并非如此,而是他认为与浓水全部利用相比,微废水技术还是浪费水的。 8 ?4 }% V/ e* U8 f6 h' O顾久传先生早年在部属电子企业工作,是国内较早接触并使用工业用反渗透装置的高级工程师,对反渗透技术比较了解。老先生这回连续发表关于反渗透净水机节水问题的系列文章(根据顾久传先生自己的预告),作为反渗透净水机节水技术的倡导与实践者,本人深受鼓舞,说明节水问题已经引起行业前辈的重视,必定将有利于触发交流,有利于节水观念的传播,促进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通过争论使整个行业乃至消费者对反渗透净水机的节水技术有更准确的了解。 * y2 p, w$ ?) R6 q% x$ z2 \) p: L顾久传先生的文章,总的理念本人非常赞同,那就是应该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尽量将反渗透净水机在制取净水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废水(顾先生称之为浓水)收集回用。而事实上,行业内也有不少企业,多年来不懈努力,拿出了自己的技术成果或解决方案。这其中,既有顾文中提到的双水压力罐生产商、浓水收集箱生产商,也有象英尼克、安吉尔、AO史密斯、沁尔康、太阳雨等企业,推出了技术路线各异的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这些现象说明,反渗透净水机的废水(浓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行业问题,吸引了业内不少技术人员、厂家投入人力财力进行技术攻关,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所以,RO机节水不象某些人所说,是个伪命题,而是行业绕不过去的发展之路! 但顾久传先生的文中,有些观点或者表述方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因此撰写本文,表述自己的看法,供大家批评,以理清问题,辩明事理,避免混淆,防止对行业产生误导。 5 f# F- W: \. K! X8 @, b( z) X一、“浓水”、“废水”之争。 $ I$ X0 ^# C i i 顾久传先生认为,RO机产生的浓水不应称为“废水”,而应该称“浓水”甚至“净水”,是经过三级过滤的优于自来水的好水,完全可以使用。对于浓水的优质,顾老师有所阐述,同为行业前辈的蒋鼎山先生也发文论述了他的观点,孰是孰非,可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人认同顾老师所说,这部分水可以用作卫生、洗涤,同时,又认为,名称叫浓水还是废水,其实并不重要,也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客户会如何对待这部分水。净水机最终安装的是在客户家中,而不是经销商或生产商老板家里,如果客户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安装场所局限、维护操作能力局限、观念局限等,不希望、不能够或者不可能对浓水进行收集回用,那么再好的浓水(或如顾先生所称为净水),还是会被从下水道白白排放掉。是否被使用,经销商或者厂家可以加以引导,但最终决定权却握在用户手中。如果被排放掉,那么,再好的水也就成了“废水”。打个比方,豆渣是大豆榨油的残渣,如果扔掉,就是垃圾,但苏南人把它做成豆渣饼,那就成了食材,所以,叫什么并不会决定其归宿,如何用才是实质。 9 ]2 j1 m/ W2 k* @( A6 |' \ v二、顾久传先生列举了八种回收利用废水的方法,并且他认为全都是非常简便易行的,在此基础上,他得出结论:微废水技术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更浪费水的。 8 r& O" \" c, }4 U: ^我的问题是:反渗透净水机进入中国市场已有二十多年,废水问题也同样困扰了人们二十多年,既然有这么多简单易行的回用方法,为什么那么多用户还是会把RO机的废水直接排放掉了? 这中间,就存在一个“工程师思维”和“用户思维”问题。顾老师是高级工程师,所以,他认为回用收集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就不是这回事了。我们做产品的,一直说,要把顾客想象成最弱智的人,只有这样的用户也会使用,做出的产品才是受欢迎的。很多问题都应该在产品上解决,而不是寄希望于用户的技能。顾老师可能忽略了一句老话,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以他在净水行业中几十年专业工程师对浓水的了解,对系统的了解,对维护的了解,用上如他文中所晒的他自家回收废水的方法,那当然是小菜一碟,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就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了。废水的收集回用,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蒋鼎山老先生所述浓水产生的量、节奏、可靠性等,普通用户可能都会觉得头大。因此,站在用户的角度,就必须做到简单,再简单,方便,更方便。 - N/ L. [; A6 |$ {' l8 h顾久传先生也提到了双水压力桶产品。这个产品理念思路都比较好,但肯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浓水与纯水的平衡问题,橡胶隔膜的密封问题(内部橡胶隔膜如发生破损,浓、纯水混合,客户无法知晓)等。而在家中专门安装一个大大的水箱来收集浓水,我想可能一般客户都难以接受。这也正是这些技术和产品没有被广泛接受使用的根本原因。 ; g( ^. G: N, R0 `1 Y# P三、顾久传先生认定,“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的要害是把优质洗涤用水当作废水排放掉。” 尽管行业内有一些专业人士或厂家在做反渗透净水机的节水技术或产品,但“微废水”这个名词却是沁尔康首创并使用到产品命名中的。我理解,顾久传先生在文中的“微废水”并非单指沁尔康,还包含了所有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那么,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与普通反渗透净水机相比,其“要害”真如顾老师所说吗? 我想,任何一个对反渗透净水机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如此理解。没有微废水技术的反渗透净水机,浓水与纯水的比例,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是1:3,而在实际应用中,按沁园公司总工彭开勤先生在行业交流会上批露的实验数据,综合比例可能高达1:12,也就是说,产生一份净水,会同时产生12份废水。这12份废水,可能被直接联结到下水道排放掉,也可能被象顾老师一样的高级发烧友收集起来冲厕所、拖地。那么,微废水反渗透净水机,以沁尔康的为例,在实验室标准条件下,废水比为3:1,在实际使用中,综合水效也可达到1:1左右,也就是说,每制取1份纯水,会同时产生1份废水,其废水的量是普通RO机的1/12。这1/12的废水,没有任何一份技术资料规定,必须把它排放到下水道中去,而不可以回收利用。顾久传先生在文章中,把排放废水武断地作为“微废水”的“专利”加以批判,把回收利用当成了普通RO机的“专利”大加表扬,我相信,顾老师这样表述,不会是为了故意误导行业和消费者,而是出于对微废水技术的误解,或者只是为了强调回收利用的好处而“不及其余”。但无论其主观出发点是什么,文章这样的结论,尤其是如此明确的标题,却会给消费者和对技术不甚了了的人造成概念的混乱。这一定不是顾老师想看到的结果。 四、顾久传先生认为,微废水是以牺牲膜寿命为代价的。 % }! L+ d8 r/ `本人对其他公司的节水技术不是特别了解,也许正如顾老师所说,行业内有上百个人和企业宣称发明过微废水技术,有的还报了专利(本人能搜集到的节水技术研究者数量远少于这个数字),其中可能存在会牺牲膜寿命的技术。对于所有曾经或者正在致力于RO机节水技术研究的个人和企业,本人均怀敬意,因为在研究和开发微废水RO机的过程中,我公司技术人员特别是总工程师黄樟焱先生付出了艰辛努力,深知其中需要解决不少问题,包括顾老师所说RO膜容易污堵问题。好在,我们通过研究都一一解决了,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微废水RO机膜寿命没有缩短,这在我公司实验室、市场、竞争对手的破坏性测试中都经过了证实。相反,由于生产同等数量的净水,流经滤芯的原水量大幅减少,微废水RO机的预处理滤芯寿命还会大大延长,这样,微废水RO机减少的就不只是废水,还有用户更换滤芯的成本、经销商的服务成本。当然,对此也有人认为,这减少了经销商通过更换滤芯赚到的钱,对于这样的想法,我只能表示无语。 8 N" l: x: H$ G9 i# o# H( H作为贫水国的国民,节水应该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而反渗透净水机由于其技术特点,必然产生废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从两个环节着手,一是产品环节,让RO机减少废水,增加净水。这样的产品,在绝大多数没有条件回收利用的用户处,比普通RO机能少浪费90%的水资源。二是使用环节,如顾老师所提倡的,在家庭中对废水也罢浓水也罢,加以回收利用,做到100%不浪费。即使是这样的使用条件下,微废水RO机仍然有明显优势,因为它需要回收的废水大大减少,至少回收的容器可以比较小巧。 所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我的结论是:微废水,真节水! 本文作者: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立农 t4 b9 H& Y4 A! j本文为转帖整理 |
2014-08-21 徐立农 近日,有RO膜生产企业人士撰文,“不建议”将反渗透净水机浓水回流进RO膜以提高产水率,理由有两个: 一、浓水回流“势必造成RO膜TDS的持续上升,不可避免的造成反渗透膜内部结垢,从而降低了膜的出水量、水质和寿命”。 二、“尽管会有些技术措施比如频繁脉冲冲洗、采取阻垢措施等会提高膜的回收率,但这么做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是单纯考虑这台净水机本体,而没有综合考虑家庭用水的特点及水质要求”。 本人只是一个净水机行业经营者,不是什么专家。这几年,在行业内耳濡目染,对RO净水机仅略知皮毛。我公司推出的沁尔康微废水RO机,正是采用了浓水回流的基本原理,经过近3年的市场验证,可靠,也受市场欢迎。实践和理论让我不得不对此得出结论:这位业内人士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这位人士所说的第一点,“浓水回流必然引起膜内结垢,缩短寿命”。这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首先,浓水回流以提高产水率的做法,是已经被长期实践证明有效且可靠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寻找其他依据,只要认真学习顾久传先生的几篇系列文章,就可以明白。顾老师从1982年开始参与电子工业用反渗透装置的设计、调试、维护工作,有丰富的经验,他在文章中反复表述一个事实:工业反渗透采用多级RO膜,使前级浓水流入后节RO膜,以提高产水率。事实上,这也是工业反渗透系统设计的常规做法,正是采用这样的系统,可以使综合产水率达到70%以上。 单支RO膜的浓水回流,与多支RO膜的“接力”式反渗透,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将浓水进行多次反渗透,以最大限度提取纯水。我想,作为膜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此不可能不懂。
那么,浓水回流一定会造成膜内部结垢从而影响膜寿命吗?
如果简单地将浓水回流,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当然,造成膜堵塞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结垢”。在工业反渗透系统中,通常依靠软化、添加阻垢剂、电磁阻垢、加药清洗等措施,保护RO膜,使其寿命不会缩短。但因为成本、系统复杂性等因素,这些措施难以简单地应用到家用反渗透净水机上。正因为如此,行业中早年出现的一些家用RO机浓水回流技术的确是不成熟的,是以牺牲膜寿命为代价的。反对者如果对微废水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那个阶段,必定会产生误解,自认为有理。 但是,反渗透膜污堵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TDS升高。它是水中溶解盐的具体种类及浓度、有机物、水的流速流量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通过降低产水率,或者说增强对RO膜的冲洗,可以抵消因TDS浓度升高而增加的结垢风险。 RO膜技术参数中推荐的产水率是不超过15%,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5.7。普通RO机把废水比设为1:3,产水率实际是25%,已经超过了膜的使用要求,在牺牲膜使用寿命了。 反对微废水的人,在批评微废水RO机产水率过高、违反了RO膜的产水率技术要求时,通常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混淆了瞬时产水率和综合产水率(制水时,不含冲洗水)的概念。 微废水RO机的综合产水率,以沁尔康为例是3:1,即高达75%。但这个产水率是通过浓水的循环获得的,无关RO膜的瞬时产水率。 RO膜技术参数上推荐的的产水率,指的是瞬时产水率,就是在水一次流经RO膜时提取的纯水比例不超过15%。沁尔康微废水RO机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将循环回路的节流阀流量加大为600CC,排放废水为50CC,这样,当纯水出水量为每分钟150CC时,实际原水流量为: 600+50+150=800CC 此时的产水率为: 150/800*100%=18.75%,远低于普通RO机的25%。 通过这一措施,加上其他手段,沁尔康微废水RO机膜的使用寿命完全没有缩短,这在市场上已经被一再验证。所以,浓水回用不一定会造成膜内结垢,缩短寿命。 至于这位业内人士所说的第二点:“浓水回流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就更无从说起了。浓水回流提高综合产水率,出发点就是减少RO机的废水,改善顾客的使用体验,减少社会对行业的批评,何错之有啊?中怡康最近公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消费者不购买纯水机的原因中,因为“有废水产生”的比例高达47%,是消费者对纯水机关注的重点。当然,这位行业人士认为正确的出发点应该是完全收集废水加以利用,而不是减少废水,这也没有错。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社会的多元性、方案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当成天下唯一正确的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 [本文为转帖整理]5 R1 S/ E- Q" R, O% g* e- O0 q |
顾久传 2014年8月16日供稿 ============================ + d$ Z& ~/ @1 S. h9 A& `节能、节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 g& X) m( N/ [ “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存在所谓‘废水’”,“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浪费水”,已成为某些人抹黑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藉口和托词,某些人有意或无意地散布和传播着这类谎言和謠言,信奉“谎言重复多次就能变成真理”,利用一般用户和消费者对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分质供水原理、对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浓水的来历和本质不了解,有意或无意地制造对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误解和恐慌。
虽然我认为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本身就是分质供水系统,压根儿不存在什么“废水”;虽然我推崇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应该“双龙头、全利用、零排放”;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安装工在给用户安装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时贪图省事,不负责任地把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净水(浓水)管插入下水道白白地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这只是少数“临时工”(相当于城管队伍中有打人、抢物、野蛮执法的现象,都是少数“临时工”)干的,但确实给净水行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前些年被媒体曝光的某知名品牌在北京市某用户家中安装的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安装工不是指导用户如何用好反渗透净水(浓水),而是把浓水管插入下水道了事,后来被用户从水表用水量大增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闹到了媒体,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浓水少排一点总比多排一点要好些,当然,全利用、不排放更好!
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对水资源应该做到并且也能够做到全利用、零排放,大家在这个基本点上现在已经基本统一了。在这几天的微信往复中,我欣喜地看到,几个搞“微废水”的企业家,也开始注意到应该不浪费每一滴水:有的说,我的“微废水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浓水少了以后,可以用更小的容器来接水;有的说,我的“微废水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浓水,不能用来淘米洗菜但可以用来冲马桶,……。总而言之,他们也开始承认,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对水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并且也确实能够做到全利用、零排放;他们也开始考虑,把原先他们准备白白排放掉、浪费掉的水如何用起来。不管它的名称叫“净水”也好,叫“浓水”也好,叫“废水”也好,名称并不重要,利用起来、不浪费每一滴水才最最重要!至于把它用来淘米洗菜也好,用来冲马桶也好,这也并不重要,因为冲马桶也是需要水的,本来用自来水,现在用“微废水家用反渗透净水机”的浓水,也就省下了自来水,虽然麻烦一点,要从厨房端到卫生间,但认识到不浪费每一滴水才是问题的实质!
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无废水、零排放,不浪费每一滴水”的基本原则,行业内人人遵守、人人宣传、人人实施,我为他们的进步而欢呼! - R' N6 m( M/ f0 x 从经济上看,我算过一笔帐,每个家庭每台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所流出的净水(浓水)的水费一年也不过几十元钱,由于各地水费价格不同而异。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紧缺认识的不断加深,随着节水节能不断深入人心,随着自来水水费的不断调整,人们对节水的认识也会不断加强和重视。我们不但要算经济帐,更要算节能节水的基本国策帐。净水行业绝不做浪费水的事,绝不浪费每一滴水! " p" \' l3 X: [3 _ 为“不浪费每一滴水”而欢呼!
下期预告:“为技术创新叫好!但不成熟技术应慎行”
文章来源:净水行业资深专家 顾久传 2014年8月16日供稿 ) y$ g% T9 M4 [4 b( ^# X1 EQ2 L3 }/ J Y/ p& Q 2 \1 a; h$ B9 A. D 本文为转贴整理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易网[水处理技术论坛]
( 京ICP备05078561号 )
GMT+8, 2023-9-22 16:04 , Processed in 0.0663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